乳扇,牛奶做成扇子卖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大理乳扇乳扇是大理地区独特的地方美食,与弓鱼齐名,享誉中外、久负盛名。 乳扇又名乳线,当地俗称饵线,鲜牛奶加工制作而成。究其起源,难以考证,据有关历史文献记载已有500多年。明嘉靖29年(公元1550年)学者杨升庵所撰《南邵野史》中有滇南月节词12首,其第十首有“歌一曲,酥香乳腺乳杯绿”的词句,说明乳扇当时就是白族人民喜爱的食品了。现在当地少数民族利用剩余的牛奶制成,由于美味可口,不但是当地人们喜爱的小吃,在宴席中也是必点。
云南十八怪之“牛奶做成扇子卖”,指的也是“乳扇”。大理气候湿润,雨量充沛,牧草丰富,适宜发展养殖业,当地居民几乎家家养乳牛,户户飘奶香。充足的奶源为制作乳制品提供了充足的原料,原料可以是牛奶、羊奶等。
乳扇长5—30厘米,宽10—12厘米,呈斜长扇形,两扇叠套在一起,称为一对。外观为乳白色,呈半透明状乳黄色,油润光滑,酸酸甜甜,乳香浓郁,独具风味,因形状如斜扇,故名乳扇。乳扇不仅独具风味,营养丰富,含有人体所需的蛋白质、氨基酸等多种物质,还有调和气血、安神养心、健胃补虚等功用,是增强体质,促进人体健康的佳品。
乳扇的烹调方法多种多样,煎、蒸、烤、烫、烩、炸、煮、炒皆可。用乳扇配以其它肉类蔬菜,可以烹制成令人耳目一新的各种乳扇系列食品。乳扇也可生食,往昔滇西崇山峻岭不通公路,运输靠马驮,赶马人常带乳扇、红糖,作为疲乏时的充饥食品。凡到大理旅游的诲内外宾客,都会以品尝乳扇为快。切碎后也可加进三道茶中的第二道甜茶里饮用。
乳扇由于香酥味美,营养滋补,是宴客馈赠佳品,早已驰名中外。清末、民国时期,乳扇就远销缅甸、泰国、越南和其他东南亚国家。那是如何做的呢?山水刻下面给出了2种做法,5种吃法。
做法1:
(1)往锅里酌量倒入酸水,大火煮至70℃左右,再倒入500毫升牛奶,牛奶遇酸迅速凝固,继续火煮的同时用筷子搅拌,使牛奶变为丝状凝块。(2)用筷子夹出凝结的奶块用手拍成饼状,将其两边卷在筷子上,并将筷子的一端向外撑大,使奶块形状呈扇形,成型后挂在竹架上晾干,即可,半干时用手翻动一次方便干后取下。(3) 酸水乃指鲜木瓜或干木瓜加水煮沸后,放置半小时后取其清液即为酸水。酸水与奶液比例为1∶2,每制一张乳扇后,必须倒出锅内酸水,重新放入新酸水。使用过的酸水收集起来,经发酵后还可以再用。
做法2:
木瓜粉加水调和成液,与豆奶或牛奶羊奶用大锅煮开,木瓜酸性,奶液在酸和热作用下迅速凝固,表面一凝固就揭起来置竹架上晾干。
吃法:1、烤乳扇:大理街头最常见的小吃,将筷子劈为两半,中间夹入乳扇,依口味涂上酱汁或蜜糖,在火上烤至金黄即可食。2、炸乳扇:将乳扇放入油锅内煎炸片刻,表皮呈焦黄色后取出撒上白糖或椒盐即可食,口感酥脆,类似南方的炸虾片。乳扇也可内包豆沙炸后切成筒形实用,当地人称为夹沙乳扇。3、蒸乳扇:将乳扇放入甑内蒸软,撒上白糖食用,乳香浓郁。4、冲乳扇:将乳扇煎炸后,捏成碎片放入杯中,加白糖与水煮沸饮用。5、入菜:把乳扇和小粉套炸,做成假紫盖肉,乃素席的著名菜点。用山菌野菜和着乳扇做的菜肴,是大理人的家常菜。
乳扇,色白如乳、形如扇子呈半透明状而又光滑油润、奶香四溢、独具风味的乳扇,无论与何种食物相烹互煮,依然脱离不了其乳香绵绵的本质。“邓川弓鱼美,洱源乳扇香”。在大理人心中,乳扇,就是天下最香美的食物。大理乳扇你值得拥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