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寺创建于哪个朝代,哪一年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东汉
始建于东汉永平十一年,是佛教传入我国后第一座由官府建造的寺院,所以历来被尊为中国佛教的“祖庭”和“释源”,有“中国第一古刹”之称。相传东汉明帝刘庄梦见一位金人在宫殿上空盘旋,遂派人前往西域求佛法,在大月氏(今阿富汗一带)遇天竺(今印度)高僧摄摩腾和竺法兰。永平十年,汉使梵僧以白马驮载佛经佛像返回洛阳,翌年建寺。为纪念白马驮经之劳,故取名白马寺。建成之后,又经宋、元、明各朝重修,才形成今日的规模和布局。白马寺的由来据说是汉明帝梦见金人,臣圆梦称佛故派人取经。因为佛经是用两匹纯白的马驮回来的,寺院建成后,起名为“白马寺”。
据记载:东汉永平七年(公元64年),印度高僧摄摩腾和竺法兰应东汉明帝刘庄的邀请来到当时国都洛阳,传播佛教文化。翌年,汉明帝敕令在国都西兴建僧院,取名白马寺。让两位高僧在此翻译佛经,传播佛学,从此,佛学开始在中国大规模传播。
东汉 永平十年(67)
白马寺创建于东汉,公元68年
河南洛阳白马寺位于河南省洛阳老城以东12公里处,创建于东汉永平十一年(68年),为中国第一古刹,世界著名伽蓝,是佛教传入中国后兴建的第一座寺院,有中国佛教的“祖庭”和“释源”之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