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sd TRIM说的对吗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对头,是为了早起SSD擦写不均衡开发的一套算法,但现在的SSD本身的固件对擦写,算法已经做的很好了。看寿命稳定性就知道了,以前的SSD那家伙,用不了几个月就报废了
理解是正确的
不对,TRIM适合目前所有的SSD,不管是新的还是旧的。
TRIM以前在SSD里的作用是平衡擦写,但后来主控牛逼了,所以TRIM的职能也发生了转移,现在TRIM更主要的是清理无效数据。对于硬盘来说,删除数据并不是真的马上就删除掉数据,而是将这些数据标记为无用数据,所以你看到删除数据释放了多少空间,只是虚的数字的,实际上硬盘上这些数据还存在的,也就是为什么利用硬盘数据恢复软件你能找回来丢失的数据,原因就在这里。对于传统机械硬盘来说,原理是利用磁头将磁碟上的磁道磁化,改变磁道上无数个记录单元的磁体方向来记录数据,所以不需要进行抹平操作只需要标记为无效数据就可以了,下一次记录的时候直接在这些磁道上重新改变磁体记录单元的方向,就是新的数据了,也就是为什么写过数据的分区是无法进行老数据恢复的原因,同样也是为什么使用那些数据粉碎软件处理数据无法恢复的原因,因为数据直接被抹平或者改写了。但是SSD的工作原理是不同的,SSD不存在机械硬盘直接在老数据上重写新数据的能力,SSD必须执行一次老数据的清理,让记录单元清零,才能进行下一次的记录才做。那么问题就来了,既然删除并不是立刻清理历史数据而是把数据标记为无效数据依然存在,对于SSD而言,SSD的主控会根据储存区块的寿命来平均分配读写区域,当大量的空间被无效数据占据,而又缺少TRIM指令进行清理的时候,SSD就会频繁读写那些真正意义上空白的数据区。举个例子,假设你的SSD是128G,装系统用了20G,然后装了100G数据,删掉,这个时候那100G数据没有真正删除而是标记为无效数据,所以你SSD的空间显示是108G而实际真正意义上的空白空间其实只有8G,所以很有可能存在一个时间差,即旧数据未清零而又需要大量写入新数据的时候,主控对指令的优先级别让SSD让所有的读写都会集中在那8G空间,造成损耗不平均。还有一种情况就是,空白区域足够多,所以主控一直没有主动清理无效数据,当拷贝大文件的时候,空白区域不够了这个时候主控回头去清理无效数据,再在清理出来的区域继续写入,那么主控的工作一下子就繁忙起来了,然后SSD开始掉速,当无效数据积累达到一定程度,基本上每次拷贝主控都要进入这种繁忙的状态,于是这个SSD就会逢拷贝就掉速。
这也就回答了,为什么WIN系统的也好,各大品牌SSD的控制软件也好,都有每周清理一次TRIM的选择和建议,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