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百科知识

杨百万“中国第一股民”发家史

杨百万“中国第一股民”发家史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

杨百万“中国第一股民”发家史

杨百万"中国第一股民" 发家史

相信经常炒股的人对杨百万并不陌生,他可是创建了股市的一代神话,在炒股上可算个常胜将军了。

在2021年的6月13日,根据媒体报道,被称为“中国第一股民”的杨百万离世,享年71岁。

杨怀定,出生于上世纪五十年代,人称"杨百万"、"中国第一股民",杨怀定起先在一个工厂里担任仓库管理员,当时仓库管理员的工作是很多人向往的,算得上现在常说的“铁饭碗”。后来他又在上海铁合金厂一名普通职工,杨怀定从工厂辞职,开始涉足国债交易。当时的国债交易也可以说是炒股的雏形。杨百万的富裕方法,很新颖,似乎这个方法人人都可以做,但是又人人做不好的那种。要知道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时候,能成为“万元户”就已经是个非常了不起的事情了,而杨百万却经过买卖国债券赚到了100万元,由此就能看到他的实力。可以说资本市场的起步造就了杨百万的百万身家,他也成为了当时的风云人物。

那个时候,炒股的人都把杨百万这个名字作为一种象征。杨怀定在给孙子起名的时候,把大名定做杨线,小名则定位“涨停板”,以此就能看出杨怀定对股票市场的执着以及喜爱。

并且他还向记者透露,自己除了吸烟、喝茶,也没有别的爱好了。这可真是我们常说的“人比人,气死人”。杨百万之所以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

据了解,杨怀定和儿子专门开发了一款炒股的软件,名为“杨百万炒股软件”,并还出版了纸质书,向大众宣传自己的炒股经验。

但是后续不少使用这款软件的人,并在软件上进行投资的人都说出现了亏损,并且亏损不小。造成的影响十分恶劣,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杨百万的没落之路。

有网民说,杨老师那个年代,对手是一群普通股民,学历普遍很低,许多都没有正儿八经的接触过金融知识,而今天,个人股民面对的是名校高材生组成的庞大股民。

我国的基民规模显然已经超过百万大军,买基金的收益已经打败了全国90%的中国人。

有不少股龄在二十年以上的职业老股民说,想想以前炒股,其实还是挺开心的,天天去营业所,乐在其中。现在,都买基金了,让专业的人去炒,不用操盘,也不用操心。

在一些网站平台上至今还在流传杨百万语录,无论是“股市中不能做‘死多头’,也不能做‘死空头’,要做坚定的‘滑头’”“股市中不比谁赚得多,而要比谁活得更长、更潇洒”“散户同样可以成为投资英雄”,这些充满草根股民的狡黠,却也不乏真金白银历练后的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