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百科问答

羊肉“汆儿”面

羊肉“汆儿”面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

羊肉“汆儿”面

  前两周,去望德楼学菜无意中看到周老师要了羊肉汆儿面,这小面儿看上烹制手法很简单,吃起来也非常好吃,心想着回家没准儿又能成为俺家餐桌上的经典。

  那天是个周末,闺女加班不在家,大喜:发哥将成为我第一次做羊肉汆儿面的小白鼠。早晨去菜市场买回了羊里脊切片煨好,一面回想着那天羊肉汆儿面的卖相和味道,一面点火做锅,我就按照平日里葱爆羊肉的程序做羊肉汆儿,心想着不不同于葱爆羊肉的无非就是汤大些、口重些好拌面么!汆儿做好了,卖相不错,发哥鉴定了,也说“不错”,我就急急忙忙拿到围脖上去显摆,有网友问做法,我就得意地告诉人家:“简单!就是多汁版的爆羊肉!”又有吃货网友@我爱巴基度同学提醒:“怎么体现这‘汆’字啊?”我自作聪明地解释:是不是北京人把这面的浇头都叫“汆”啊?像俺家的肉末

  上周碰见那天点羊肉汆面的周老师,一问究竟,真是不问不知道,一问才知自己根本没理解这个“汆儿”字的含义。其实在字典里不难查到“汆”,这个上“入”下“水”的字是个典型的象形字,入水一定跟水有关系,所以“汆”的第一个意思是一种烹调方法,把食物放在开水里稍微一煮:~丸子、~萝卜;“汆”的第二个意思也与水有关,是一种方言用来称呼烧水用的金属器具,能很快地把水煮开:~子、水~儿,我插队时的乡下就有水汆子,可以直接放在煤火上烧水。

  “汆”这种烹调方式,其实就是把食物放到沸水里稍微一煮。如:鲫鱼汆汤,汆丸子,在稻香湖那旁上庄水库边上有家食店的“汆花鲢”就非常好吃,所以说羊肉“汆”面,这肉一定要有这入水的动作,不过这次入的不是水,而是酱油汤,这样做出来的浇头才叫做“汆”。具体做法:

羊里脊或后腿肉切薄片用湿淀粉煨上,如果喜欢吃较硬口感的可以不抓湿淀粉;

葱切斜段、酱切末

炒锅放油烧热,将几粒花椒放入油中炝出香味来捞出;

放姜末及少量葱段爆香,倒入生抽、普通酱油适量,生抽主咸淡,普通酱油主色,一定要掌握好其比例;

酱油开后下羊肉片,羊肉变色后下葱段若干,起锅装盘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