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富士康在美国招不到人,是不是就拿不到40亿的政府补贴?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2月12日,据中央社报道,鸿海集团又重回中国,启动春节招工作业,从农历初五(2月9日)开始招募作业员,地点涵盖贵阳、深圳、成都、郑州等地,包括制造苹果iPhone的郑州厂区。早在1月22日,富士康就对外宣布2019年第一季度将需要雇用五万人。
此前,面对苹果在中国出货量减少,产能缩减之下,2018年10月至2019年1月,富士康累计裁员超过五万人。今年1月,富士康公布了相关的业绩数据,2018年12月其营收为201.2亿美元,同比下滑8.3%。
鸿海集团不仅在中国的形势严峻,其最近也对美国的投资打起了退堂鼓。2017年,富士康宣布投资100亿美元在美国威斯康星州建设LCD工厂。据悉,此举受到了美国的热烈欢迎,美国还提出将为其提供超过40亿美元的补贴。不过,事实证明,一切都变成了空话。
当富士康准备在美国大干一场之时,却发现了美国蓝领工人实在是太难招了,并且美国的人均薪资太高(普通工人薪水是中国的6倍),同时,对于鸿海集团来说,其智能手机制造和LCD面板等业务的整个产业链都在中国,盲目地到美国建厂,实在是太不划算了。
早在2018年2月,鸿海集团CEO郭台铭就表示,鸿海不再是代工厂,已从硬件公司转型到平台公司。同时他对外宣布将在人工智能研发方面进行重大投资,未来5年内提供100亿新台币(约合人民币21.43亿元),全力推动集团转型成为AI驱动的工业互联网企业。
2月11日,智能手机市场研究公司IDC报告显示,2018年最后一个季度,苹果在中国的智能手机出货量估计同比下降20%。春节假期之前,鸿海集团对外宣称集团加上关联企业群创和日本夏普(Sharp)等,业绩已经突破新台币6兆元,预示今年业绩成长或再创新高。随着苹果开始走下神坛,不难猜测,富士康此次招工或许是为自己的转型铺路。
补贴是根据你产值,雇佣工人等需要缴纳税收的返还。
如果没有营业额,没有雇佣工人,就不会交税,也就没有补贴(其实就是税收返还)。
政府一般不会拿出现金补贴,政府的收入就是税收,财政预算年度计划每年都要议会投票同意,没有交税哪里来的返还?
这个也不一定。看当初富士康跟美国该州签订的合同条款是如何规定的。美国也是一个法治国家,信守合同的。但商人也是逐利的,没有收益他不会投资的。这个补贴也许最后要靠政治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