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百科问答

结直肠癌化疗药物常见不良反应及处理

结直肠癌化疗药物常见不良反应及处理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

结直肠癌化疗药物常见不良反应及处理

很多患者对化疗都有很大的恐惧,甚至无法接受。事实上,化疗并不可怕,对化疗的不良反应也都有相应预防及治疗的措施,这些措施能够保护患者安全平稳地度过化疗期。目前,结直肠癌化疗常用的药物主要有氟尿嘧啶、奥沙利铂、伊立替康、希罗达等,下面把这些药物的常见不良反应及处理方法简要介绍如下,供大家了解。一、消化道反应1恶心呕吐、食欲下降:治疗前后及时准确的应用止吐药,如格拉司琼,雷莫司琼等,以预防恶心,呕吐的发生。对于呕吐特别严重的患者,也可采用了胃复安双侧足三里穴位注射的方法,效果比较明显。此外,用药过程中,给予饮食指导。应注意饮食清淡,少食多餐,宜选择高营养易消化的饮食,不吃易产气的食物如牛奶、豆制品等,并多饮水,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用药当日用餐时间适当提前。注意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2腹泻与便秘:部分药物有一定比例的肠道症状,如出现腹泻(伊立替康)或便秘,多数较轻,出现这些症状常给予对症支持治疗即可好转。腹泻的患者可以口服止泻药,如易蒙停,思密达等,同时,腹泻期间应注意补液,轻者可多量饮水,重者应该住院静脉补液。便秘者可以先通过饮食调整,必要时可以口服泻药进行干预。3口腔粘膜炎:迅速增殖的粘膜组织容易受到化疗药物损伤,表现为口腔粘膜疼痛、部分可出现溃疡,常见于氟尿嘧啶类药物。出现口腔粘膜炎患者,可应用漱口液(预防细菌及真菌感染)、进食前含漱利多卡因液止痛、给予维生素B2等多种维生素、必要时给予静脉营养支持治疗。二、骨髓抑制骨髓抑制是化疗常见的不良反应,表现为白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的下降。1白细胞及粒细胞下降:最常见。粒细胞的半衰期最短,约6~8小时,因此最先下降,最低值一般出现在化疗后7~13天,白细胞及粒细胞下降的治疗疗效很好,以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为主,Ⅳ度以下降低时还需采用保护性隔离、房间消毒及预防应用抗菌素,这些措施的应用可安全保护患者度过化疗后骨髓抑制期。2红细胞及血红蛋白下降:多周期化疗后可出现,一般为轻度下降,必要时可应用促红细胞生成素或输注红细胞悬液以保证治疗顺利进行。3血小板下降少见,个别药物有血小板下降的不良反应,轻度下降不需处理,较重时可采用血小板集落刺激因子、输血小板等措施,Ⅳ度以下血小板降低患者需适当制动。三、肝脏、肾脏毒性大部分化疗药物都可以引起肝肾功损伤。肝功损伤表现为血清谷丙、谷草转氨酶升高或血清胆红素升高。化疗期可常规预防或治疗性使用保肝药物,严重时需停用化疗。肾脏损伤表现为无明显症状而表现为肌酐升高、轻度蛋白尿、镜下血尿;严重则可出现肾功能衰竭。肾脏毒性以预防为主。绝大多数化疗药物的肾毒性不明显,铂类药物相对多见。四、神经毒性奥沙利铂可引起以末梢神经炎为特征的周围性感觉神经病变,有时可伴有口腔周围、上呼吸道和上消化道的痉挛及感觉障碍,用药时应指导患者勿接触冷的东西和金属制品,因其可加重末梢神经炎的反应;勿食用冰冷食物或用冰水漱口,因用此药时低温可致喉痉挛;注意保暖,预防感冒,因以上症状常因感冒而激发和加重。多数不严重,可继续治疗,不能耐受时停药多数可自行恢复。应用营养神经药物可减轻症状。五、皮肤毒性临床表现为脱发(通常是可逆的)、皮肤色素沉着、皮疹及手足综合征(希罗达、5-FU),这类反应影响美观,绝大多数可逆,停药后逐渐恢复。六、过敏反应少数药物可致速发性过敏反应,因此常规给予预处理,治疗前后常规预防应用激素,防止过敏反应发生。还有些少见的不良反应,如肺毒性、心脏毒性等。化疗前常规检查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血糖及心电图,化疗中常规应用预防性及保护性药物,都是保证化疗安全进行的必要措施,因此家属和患者很好的配合是保证正规治疗的前提。化疗并不可怕,祝愿所有患者树立信心,争取早日康复!!哈医大二院结直肠肿瘤外科:关旭